中美上周舉行的經貿高級別磋商究竟談出了什么?中國官方第一時間的通報使用了“實質性進展”的措辭,并且指出這些進展的領域包括農業(yè)、知識產權保護、匯率、金融服務、擴大貿易合作、技術轉讓、爭端解決等。這在中國官方對外通報的通常語境下,是非常積極的。
然而美國和一些西方媒體卻在尋找中美雙方通報的“溫度差”。特朗普總統(tǒng)11日在會晤劉鶴副總理時,不僅稱贊雙方取得了實質性的第一階段成果,而且要求及早確定第一階段協(xié)議文本,美國和西方媒體則強調中方沒有使用同樣的措辭,也沒有談及中方將購買400億至500億美元美國農產品,并以此宣揚中美實際上并沒有談攏什么。
需要指出的是,中美對雙方經貿磋商結果的通報從來就沒有在表述層面高度一致過。每一次都是美方說得多,披露一些很具體的內容。中方則言簡意賅,只說很原則的話。比如中美關于雙方促進貿易平衡的具體數字信息,中方迄今從未對外通報過。中國對談判結果的通報程序與美方有很大不同,總的來說雙方對此都已經習慣了。
中美這一次談判顯然實現(xiàn)了突破,雙方都對進展感到滿意,并且形成了達成最終交易的強烈意愿。我們很高興地看到,雙方的積極態(tài)度形成了相向而行的新局面,有了結束貿易戰(zhàn)更明顯的政治決心。我們希望這一好的形勢能夠持續(xù)下去,順利達到雙方成交的結果。
西媒有些懷疑中美實現(xiàn)突破的真實性,至少部分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貿易戰(zhàn)打得太久了,雙方之前在接近達成協(xié)議時出現(xiàn)過反復。而且就在上周新的談判之前,美方剛又宣布制裁28家中國實體,進一步沖擊了輿論對雙方取得積極成果的預期。上周華盛頓談判的成果讓很多人感到意外,其中一些人的質疑可以說是情不自禁的,更何況挑刺是很多西媒的條件反射。
還有一些美國和西方的輿論力量不愿意看到中美經貿磋商取得進展。歐媒中有樂于“坐山觀虎斗”的情緒,美媒中則有不少人同當前的執(zhí)政集團結了梁子。干擾中美緩和關系,讓兩國達不成經貿協(xié)議,成了他們自覺或不自覺的行動方向。
當然了,中美貿易戰(zhàn)畢竟已經打了近20個月,從短期看,保持貿易戰(zhàn)的慣性比扭轉兩國經貿關系的方向要更省事,中美停止貿易戰(zhàn)雖是大好事,但一些人會不太敢相信那樣的情況真會到來。這其實是一種惰性,需要被正視和面對。
事實是,中美這次談判達成的一致性并非天上掉下來的。過去的十幾輪磋商打下了不少基礎,持續(xù)進行的貿易戰(zhàn)又沒能解決任何問題,突破僵局既有現(xiàn)實的強大推力,又有認識上的逐漸成熟貢獻了支持。現(xiàn)在或許是中美圍繞達成經貿協(xié)議態(tài)度最接近的時候。
只要沒有完成的事情,變數就不是零。然而中美當下最突出的不是不確定性,而是達成協(xié)議的愿望占到了影響事情發(fā)展方向的中心位置。中國買幾百億美元美國農產品,在新形勢下是完全能做到的,只要雙方不斷保持并擴大共識,各種分歧就都是技術性的,并不構成阻止雙方達成協(xié)議的決定性障礙。
中美若達成最終協(xié)議,將對中國、美國以及全世界都有利。美國和西方媒體有必要在這個重要時刻不被自己的小利益綁架,給中美通向達成協(xié)議的路上埋地雷,而應為中美結束貿易戰(zhàn)做出他們各自的積極貢獻。貿易戰(zhàn)是雙輸游戲,誰都不應為了自己的那點利益眷戀這一游戲和與它所相關的各種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