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姓氏筆畫為序)
陳景潤(1933 - 1996) 新華社發(fā)
陳景潤(1933 - 1996)
事跡簡介:陳景潤,男,漢族,無黨派人士,1933年5月生,福建福州人,生前系中國科學院數(shù)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在逆境中潛心學習,忘我鉆研,取得解析數(shù)論研究領域多項重大成果。1973年在《中國科學》發(fā)表“1+2”詳細證明,引起世界巨大轟動,被公認是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貢獻,是篩法理論的光輝頂點,國際數(shù)學界稱之為“陳氏定理”,至今仍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保持世界領先水平。他的先進事跡和奮斗精神,激勵著一代代青年發(fā)憤圖強,勇攀科學高峰。第四至六屆全國人大代表,榮獲改革先鋒稱號,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華羅庚數(shù)學獎。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陳嘉庚(1874 - 1961) 新華社發(fā)
陳嘉庚(1874 - 1961)
事跡簡介:陳嘉庚,男,漢族,無黨派人士,1874年10月生,福建廈門人,生前系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第一屆委員、常委,第二、三屆副主席。他是杰出的華僑實業(yè)家、教育事業(yè)家和社會活動家。廣泛涉足銷售、種植、加工、制造等多種行業(yè),并率先實現(xiàn)橡膠的種植、生產(chǎn)、銷售一條龍,被譽為“橡膠大王”。在締造企業(yè)王國的同時,開創(chuàng)了傾資興學的偉業(yè),構建了包括幼稚園、小學、中學、女子師范、幼稚師范、水產(chǎn)、商科、農(nóng)林部、國學部等在內(nèi)的完整教育體系;領導南僑總會全力支持抗戰(zhàn),為抗戰(zhàn)勝利貢獻巨大力量。新中國成立后,為國家的建設和發(fā)展建言獻策,維護華僑合法權益,推動華僑愛國大團結。2009年當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麥賢得 新華社發(fā)
麥賢得
事跡簡介:麥賢得,男,漢族,中共黨員,1945年12月生,廣東饒平人,1963年12月入伍,中國人民解放軍原91708部隊副司令員。1965年在“八六”海戰(zhàn)中擔任611護衛(wèi)艇機電兵,他在彈片插在頭部、腦漿外露、鮮血粘住眼角和睫毛的情況下,仍然堅守戰(zhàn)位,保證了機器正常運轉和艦艇安全。被國防部授予戰(zhàn)斗英雄榮譽稱號,2017年獲八一勛章。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其美多吉 新華社發(fā)
其美多吉
事跡簡介:其美多吉,男,藏族,中共預備黨員,1963年9月生,四川德格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四川省甘孜縣分公司駕押組組長。30年來,他駕駛郵車往返于甘孜至德格平均海拔3500米的雪線郵路上。雀兒山隧道通車前,每次往返都要翻越海拔5050米的雀兒山埡口。他每年平均行駛5萬公里,行車總里程140多萬公里,從未發(fā)生過一起責任事故,他帶領的班組連續(xù)30年保持機要通信質量全優(yōu),成為川藏線上的一面旗幟,被譽為“雪線郵路的幸福使者”。榮獲時代楷模、全國郵政系統(tǒng)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卓嘎、央宗姐妹 新華社發(fā)
卓嘎、央宗姐妹
事跡簡介:卓嘎,女,藏族,中共黨員,1961年9月生,西藏隆子縣人,西藏自治區(qū)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xiāng)牧民;央宗,女,藏族,中共黨員,1963年6月生,西藏隆子縣人,西藏自治區(qū)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xiāng)牧民。上世紀60年代以來,姐妹倆在父親桑杰曲巴的影響和帶領下,高舉愛國主義偉大旗幟,始終秉持“家是玉麥,國是中國,放牧守邊是職責”的堅定信念,幾十年如一日以抵邊放牧、巡邏的方式守護著祖國數(shù)千平方公里的國土,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再苦再累也要守好祖國每一寸土地”的鄭重承諾,譜寫了愛國守邊的動人故事和時代贊歌。卓嘎、央宗姐妹榮獲時代楷模、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單杏花 新華社發(fā)
單杏花
事跡簡介:單杏花,女,漢族,中共黨員,1974年3月生,江西婺源人,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電子所副總工,從事鐵路客票銷售、客運營銷決策輔助、客運收益管理、旅客服務等領域理論研究、信息系統(tǒng)研發(fā)和重大工程建設,被譽為“12306”系統(tǒng)最強大腦。中國鐵路總公司“百千萬人才”工程領軍人物,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國計算機學會王選獎二等獎。黨的十九大代表,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五一巾幗標兵、最美鐵路人等榮譽稱號。
周令釗 新華社發(fā)
周令釗
事跡簡介:周令釗,男,漢族,中共黨員,1919年5月生,湖南平江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代表作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張海報《復活》、油畫《五四運動》,他設計或參與設計的作品包括開國大典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少先隊隊旗、共青團團徽、第二至四套人民幣等。他用手中妙筆,描繪出國家形象,展現(xiàn)民族榮光,被譽為中國藝術設計大師。在耄耋之年,他初心不改,心系祖國接班人培養(yǎng),對美育工作、美術事業(yè)發(fā)展不懈追求,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批優(yōu)秀人才。獲中國文聯(lián)第十屆造型藝術成就獎。
周恩義 新華社發(fā)
周恩義
事跡簡介:周恩義,男,滿族,中共黨員,1949年11月生,遼寧彰武人,1965年8月入伍,遼寧省盤錦市興隆臺區(qū)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興隆臺區(qū)原區(qū)委常委、宣傳部長。擔任區(qū)委宣傳部長時,全區(qū)的街道、社區(qū),每年走兩遍;去過所有的行政村、企業(yè)、學校,有的搞調研,有的常年蹲點。對他來說,坐炕頭、蹲地頭、鉆豬圈、進大棚很自然、很尋常,敲門入戶傾聽群眾意見、打出租車了解群眾反映同樣很自然、很尋常。2011年3月退休后,擔任興隆臺區(qū)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黨的十九大后,他經(jīng)常深入社區(qū)、學校、機關單位宣講十九大精神,兩個月里共宣講十九大精神20場次。
孟泰(1898 - 1967) 新華社發(fā)
孟泰(1898 - 1967)
事跡簡介:孟泰,男,漢族,中共黨員,1898年8月生,河北豐潤人,鞍鋼煉鐵廠配管組組長、工人技術員,生前系鞍山鋼鐵公司煉鐵廠副廠長、工會副主席。他愛廠如家、艱苦奮斗,常常在煉鐵高爐旁奮戰(zhàn)幾十個晝夜不回家,從泥土中挖出舊備件上萬件,建立起聞名全國的“孟泰倉庫”,為鞍鋼在新中國成立初期迅速恢復生產(chǎn)建設和發(fā)展作出重大貢獻;他攻堅克難、勇于擔當,解決了大量生產(chǎn)技術難題,率先發(fā)起成立工人技術協(xié)作協(xié)會,使鞍鋼成為新中國“技術革新、技術革命和合理化建議”活動的發(fā)源地。1967年9月30日病逝。第一至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榮獲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孟二冬(1957 - 2006)
孟二冬(1957 - 2006)
事跡簡介:孟二冬,男,漢族,中共黨員,1957年1月生,安徽宿州人,生前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他淡泊名利,甘于寂寞,潛心治學,撰寫《中國詩學通論》(合著)、《中唐詩歌之開拓與新變》等專著,完成《〈登科記考〉補正》,得到我國文學界和史學界的高度評價。在新疆石河子大學支教期間,他嗓子嚴重喑啞,但堅持為學生和教師授課,直至病倒在講臺上。在北京治療期間,已患食管惡性腫瘤的他仍以頑強的毅力坦然面對病痛折磨,堅持課題研究和指導研究生的工作。被追授為全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孟祥飛 新華社發(fā)
孟祥飛
事跡簡介:孟祥飛,男,漢族,中共黨員,1979年10月生,山東臨沂人,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黨支部書記、應用研發(fā)部部長。他長期負責我國重大自主創(chuàng)新成果“天河”系列超級計算機的應用技術研發(fā)與開拓,實現(xiàn)其在航空航天、氣候氣象等數(shù)十個領域的廣泛應用。帶領團隊開發(fā)國際首款大規(guī)模異構并行模擬軟件,使“天河”成為可控核聚變研究的領先平臺。參與“我國霧霾預警預報與評估系統(tǒng)”研發(fā),構建我國第一個高分辨率霧霾預報準業(yè)務化平臺。與相關單位合作開發(fā)高精度勘探地震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完成多項高密度勘探等國際領先項目。2016年成為“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高性能計算領域最年輕的項目首席。獲得多項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