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7月17日電? 題:為了讓祖國由大變強——黃大年的追夢人生之五
新華社記者張建
作為國際知名的戰(zhàn)略科學家,黃大年知道,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中國雖然拿到了新一輪世界科技競賽的入場券,但必須牢牢抓住創(chuàng)新這個“彎道超越”的機遇。
在黃大年感召下,人工智能專家王獻昌、汽車工程專家馬芳武、智慧海洋專家崔軍紅等一大批在海外享有較高知名度的專家紛紛回國效力。
從踏上祖國土地的那一刻起,黃大年作為首席科學家,組織全國400多位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優(yōu)秀科技人員,開展“高精度航空重力測量技術”和“深部探測關鍵儀器裝備研制與實驗”兩個重大項目攻關研究,總投入5億多元。
通俗地說,前者就像在飛機、艦船、衛(wèi)星等移動平臺安裝上“千里眼”,能看穿地下深埋的礦藏和潛伏的目標;后者就是自主研發(fā)給地球做CT和核磁的儀器裝備,讓地下兩公里甚至更深都變得“透明”。
黃大年的戰(zhàn)略設想涉及衛(wèi)星通訊、汽車設計、大數(shù)據(jù)交流、機器人研發(fā)等前沿學科領域,在傳統(tǒng)學科基礎上衍生出新的學科方向,這樣的成果一旦實現(xiàn)能帶動上千億元的產業(yè)項目。他組建的團隊在交叉中尋求突破,在融合中釋放新的學科生機。
七年時間里,他帶領科研團隊突破國外高精度探測裝備技術封鎖,推動中國真正進入“深地時代”。
黃大年的科研助手于平說,這是多么高瞻遠矚的戰(zhàn)略布局??!“難怪有人說,當很多人還在2.0時代徘徊的時候,黃老師已站在了4.0時代?!?/p>
與此同時,黃大年一直把鄧稼先等老一輩留學報國的科學家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他說,他只是千千萬萬海歸學者中的普通一員,他說,有好多兄弟為了祖國的事業(yè)已經倒下了,但這并不能阻擋后來者前進的決心,看著中國由大國向強國邁進,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
綜述:黃大年事跡引起海外學子強烈反響
著名海歸科學家黃大年今年1月8日不幸因病去世,年僅58歲。半年過去,他的生平事跡依然令人動容、催人奮進。2017-07-12 13:19:02
-
通訊:追憶黃大年的“英國往事”
在黃大年短暫的58年生命軌跡中,在他孜孜以求的科研道路上,英國是重要一站。在這里他學有所成、投身工作、用心生活,前后將近18年;然而7年前那個冬天,他毅然決然放下這一切,選擇回到祖國。2017-07-12 13:17:15
-
新華網(wǎng)評:時代呼喚更多“黃大年”
一個黃大年離開了,更多的“黃大年”必將站起來。讀著黃大年的故事,人們不禁會想起自己曾在或尚在海外打拼的同學、好友,他們中越來越多的人出去了又回來,越來越多的人抱著回來的心出去。2017-07-17 12:16:50
-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三個高熱詞,你不得不看!
2017-07-17 13:13:27
-
市場化重組全面加速,國企能迎來哪些“質變”?
2017-07-17 13:13:27
-
“青年”是如何被發(fā)現(xiàn)的:找到青年的歷史維度
2017-07-17 13:13:27
-
收復摩蘇爾后,中東反恐之路要如何繼續(xù)?
2017-07-17 09:10:05
-
鄉(xiāng)村的廣場舞跟大城市的最大區(qū)別
2017-07-17 0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