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8月1日電 題:汗珠滴落起高橋
新華社記者施錢貴、鄭明鴻
上午11點,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環(huán)城高速公路峰林特大橋建設工地,地表溫度近40攝氏度,施工人員尚趙軍和張正文正忙碌著,汗珠不時從他們的臉頰滴落,在橋面上形成一個個小水印。
7月底,火辣辣的太陽照得人頭皮發(fā)麻。由于天氣太熱,纜索吊承重繩上涂抹的潤滑油融化后往下掉,在橋面上形成一個個黑乎乎的斑點。落到衣服上,就是一團黑色,洗都洗不掉。
“從大橋動工至今,我已經(jīng)在這個工地干了1年多。”尚趙軍是四川南充人,記者7月28日來到工地時,他和工友正忙著將鋼管架上的扣件卸下來。再有一周,待澆筑索塔和掃尾工作完成后,他將趕赴下一個工地。
尚趙軍是一名“老工地”。由于長期露天作業(yè),他的皮膚被曬得紅里發(fā)黑。尚趙軍身后,是他和工友1年多來的勞動成果:深入地下數(shù)十米的塔基,還有聳立在峽谷的數(shù)百米高塔。
峰林特大橋生產(chǎn)副經(jīng)理楊旭介紹,該橋是興義環(huán)城高速公路的3座特大橋之一,全長1163米,主跨550米,屬于全線控制性工程。
記者看到,峰林特大橋橫跨馬嶺河大峽谷,峽谷兩岸是懸崖峭壁?!按髽蛴?條承重主纜,每條由127束鋼繩組成,重達2000余噸。”楊旭說,橋面到谷底的高度是300多米,從索塔頂?shù)焦鹊椎母叨瘸^400米。
49歲的張正文也是一名“老工地”。從業(yè)10多年,他帶領團隊建設了一座又一座大橋?!拔覀兏椖孔?,工地在哪里,我們就在哪里?!?/p>
張正文清晰地記得,最久的一次,他和工友在一個工地干了兩年多時間。但隨著架橋技術的提升,建橋速度越來越快,張正文和工友在每個工地工作的時間越來越短。
“以前扎根深山搞建設,幾個月不能回家,現(xiàn)在高鐵、高速公路都很方便,想回就能回?!睆堈挠X得,自己是橋梁建設者,也是交通設施日趨完善的受益人。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